劳动教育赋能,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admin admin
6198
2024-10-09
季俊杰、何富坤

季俊杰、何富坤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发展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惯以及热爱劳动的态度,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发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而且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其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教育多渠道赋能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赋能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帮助其切实掌握职业技能。学生通过参加校园内外的劳动教育活动,如后勤服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可以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通过实践与反思,深刻理解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学会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开展工作,掌握关键的职业技能。因此,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求职面试中表现得更加自信出色,进入职场后也更容易迅速适应工作节奏,从容面对职场挑战,从而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其次,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提前熟悉职场文化与人际环境的机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的“软技能”。对职场文化和人际环境的理解和适应,是影响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未来的职场环境和组织文化有所了解,减少初入职场时的陌生感,帮助其快速融入职场。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学生往往需要与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人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多元化的合作经验能够丰富学生的沟通技巧,增强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初期的适应能力尤为关键。此外,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能够接触行业内人士,获得更多就业信息,拓展就业渠道,有助于促进高质量就业。

再次,劳动教育有助于树立学生积极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长远发展有深远影响。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劳动的价值,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劳动光荣的理念。这种劳动观不仅可帮助学生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观,还能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使其以开放心态面对各种就业机会,有利于形成多元就业观,引导学生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灵活就业。同时,通过参与社会服务与志愿活动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还能提高服务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工作,在服务国家和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和长期发展。

最后,劳动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参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攻坚克难能力的关键。这种能力的提升能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提出独特见解和问题解决方案,提高其职业竞争力,取得更高的职业成就。

二、多管齐下,强化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赋能效应

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引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可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思想保障。首先,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能力的机会。高校应努力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和个人价值的体现,还是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不仅应使学生在劳动中发现自身的兴趣与潜能,引导学生将劳动视为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成长途径,还要使其理解和认同劳动对社会发展的多元作用,激发其积极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情,引导其在服务他人和社会发展中获得满足感、责任感和价值感。其次,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劳动模范作为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标杆,不仅激励着广大劳动者奋发向上,也为社会树立了积极的价值导向。在高校劳动教育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劳动模范的工作场所或聆听他们的事迹报告,让学生从劳动模范的经历中汲取力量。依靠此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具象化地理解劳动精神的实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在未来职业发展中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在工作中追求卓越,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再次,劳动关系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高校劳动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劳动关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等基本法律知识,理解如何在未来工作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尊重用人单位的合理需求。这样,学生可以在未来的职场中更好地处理与雇主、同事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总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意蕴丰富、思想深邃,高校应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穿劳动教育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积极投入劳动实践,使其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树立健康、科学的劳动观,形成新时代劳动者的职业精神和科学就业观念,为其高质量就业提供思想保障。

推动劳动育人与就业育人深度融合,可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机制保障。高校劳动教育和就业职能部门应构建协同工作机制,共同规划实施劳动教育。首先,劳动教育部门和就业职能部门可协同合作,通过课堂教育、课外宣讲等多元化渠道,使大学生明确劳动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大学生重视并积极投身劳动教育。其次,就业职能部门应当发挥桥梁作用。就业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掌握最新的就业趋势和职业需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劳动教育部门。劳动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更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与就业紧密相关的信息、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劳动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就业部门提供的信息设计课程,强调用人单位对特定技能的需求,并通过模拟面试、实项目等形式,让学生提前熟悉职场环境和工作流程。在课堂外,就业职能部门可利用掌握的行业信息与资源,邀请劳动教育专家、企业家、成功校友等开展主题讲座或报告会,分享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和就业创业成功经验,使学生在实例中感受劳动教育的作用。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现实的就业指导,增强就业信心。再次,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等新兴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也为劳动育人与就业育人的融合提供了新的途径。高校就业部门和劳动教育部门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联合创作,展示契合学生兴趣和就业需求的劳动实践过程与成果,制作和发布劳动教育短片或微电影,生动形象地展示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就业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劳动教育。最后,为了保证劳动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取得实效,高校还应注重学生需求的挖掘和反馈机制的建设。就业部门和劳动教育部门可以通过联合调研,深入了解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期望以及就业意向,设立官方邮箱、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平台接收学生意见,改进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与此同时,劳动教育部门应当将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反馈给就业职能部门,为学生职业规划提供协助。

构建就业导向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可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教学保障。现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理论知识多,实践操作少,有的甚至脱离实际。针对上述情况,高校应构建符合新时代就业需求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课程内容设置必须紧贴劳动力市场需求。当前,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强势崛起,相关新型职业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劳动教育课程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尤其要强化新兴领域的技能培训。例如,可以引入基础编程、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从而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劳动教育课程还可以融入创业指导、职业规划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潜力和市场需求,为其职业生涯做出科学规划。其次,就业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也至关重要。高校不仅要组织本校教师参加劳动教育教学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还应积极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等兼任劳动教育教师,为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实践经验和就业信息。这种多元协同的师资结构,将大大增强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成效,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行业信息和技能基础。再次,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也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与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劳动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到专业实践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例如,工科类专业可以结合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在生产制造、技术操作中的劳动实践;文科类专业可以通过社会调研、文化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劳动能力。最后,要将学生就业质量纳入劳动教育课程的反馈评估体系。高校可将学生就业质量作为反映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及时调整和优化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确保课程内容始终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建设多维协同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可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实训保障。实践平台建设是劳动教育赋能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环节。建设好劳动教育实践平台,除了高校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多方协同。在政府层面,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具体而言,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保障。这些政策法规包括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措施以及对职业院校资源共享的推动支持方案等。其次,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校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这些资金可以用于购买劳动教育实践所需的设备、建设符合现代需求的实训场所,以及开展教师的培训和进修等。上述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有助于提高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力,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在企业层面,校企合作对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尤为重要。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需求方,能够为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先进的设备设施,应与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到劳动教育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中去。例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行业需求,提供实岗位,参与课程内容的制定,并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劳动教育成效和学生就业质量,也能为企业带来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在高校层面,应积极开展校际合作,推动普职交流。例如,普通高校可以利用职业院校的实践场地和设备来加强实践教学,而职业院校可以借助普通高校的学术资源,提升理论教学水平。普职院校之间还可建立跨校区的联合实践基地或共享实验室,使不同高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实践训练,从而提升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目标,也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作者分别为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本文系江西省社科基金课题“劳动教育全面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研究”(24JY07)和江西高教学会课题“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优化路径研究”(ZX5B009)的研究成果。)